日本某匿名发帖网站上有一篇帖子,貌似是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内幕人士。 帖子标题是《2023年日本半导体情况总结》

source:https://anond.hatelabo.jp/20230602020358


Advanced logic semiconductor

■ JASM (TSMC Japan Corporation)

熊本工厂:28nm、22nm(工厂运营中)/16nm、12nm(未来计划)

在日本政府的补贴和索尼、电装的投资下,台积电实现了此前无人相信的扩厂。 该建筑目前正在建设中,如果一切顺利,计划在 2024 年内开始量产。

这家工厂生产的工艺比世界上最先进的要老一些,但在日本是最先进的,HKMG(高键金属栅极,提高晶体管性能的技术)和FinFET(高性能3D晶体管)将 被介绍。

半导体的主要客户是投资者索尼。 日本的电子产业严重衰退,但索尼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具有竞争力,并且在年度半导体采购方面跻身前十。

专家预测,该工厂将为索尼的图像传感器生产逻辑半导体。

■ Rapidus

千岁工厂:2nm

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半导体制造项目,旨在作为日本政府国家政策的一部分引进 IBM 的技术。 量产计划于 2027 年开始。

这个项目的总裁是 70 岁的小池先生。 他曾在日本和海外的半导体制造商工作过,有着辉煌的职业生涯。

Tresenti Technologies 的前总裁是一家半导体制造公司,成立于 2000 年,是日立与台湾主要晶圆代工厂 UMC 的合资企业,拥有一座能够加工 300 毫米晶圆的先进晶圆厂。

虽然在当时具有开创性的经营策略和创新精神,但可以说在商业上并不成功。 该工厂后来被瑞萨吸收,小池先生搬到了SANDISK。 此次出任国民铸造厂Rapidus社长,也是小池先生时隔20多年的一次报复。

另一方面,小池先生诗意的呈现在业界享有盛誉。 在新闻发布会上,他批评日本半导体的衰落是“狂妄自大”,成为热门话题。 不过,也有担忧的声音称,他本人才是最嚣张的。

■ Renesas Electronics

Naka Factory: 40nm

日立、三菱电机和 NEC 的逻辑半导体部门合并,成为日本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。

伴随这种整合的是大规模的重组,将员工人数从 50,000 人大幅减少到三分之一,退出先进流程制造并收购海外制造商。 这使制造商重振旗鼓,实现了飞跃。

去年的销售额超过 1.5 万亿日元,首次超过整合后的销售额(截至 2011 年 3 月的财政年度的峰值为 1.1 万亿日元)。 通过这些结果,我们展示了不能说是“1 + 1 + 1 = 1”的业绩记录。

由于对汽车半导体的需求不断增加,我们决定重新启动因政府补贴重组而关闭的甲府工厂。

此外,在电晕危机期间,工作方式变得灵活,全国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远程工作。 瑞萨电子还大幅精简了其开发基地,将过去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的设计基地(例如三菱的伊丹和 NEC 的多摩川)整合到日立的小平。

■ United Semiconductor Japan

Mie Factory: 40nm

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载半导体需求,电装投资并开始生产功率半导体IGBT。 但是,我不是功率半导体方面的专家,所以我不会解释细节。



■ Tower Partners Semiconductor

Uozu factory: 45nm

松下正在考虑出售其半导体部门,并与以色列公司 Tower Semiconductor 联合经营一家工厂。

松下将其股份出售给台湾的新唐科技,这是现在以色列与台湾合资企业的一种不同寻常的形式。

再者,最大的半导体公司Intel正在收购Tower Semiconductor,未来可能会成为Intel的基地,Intel的CPU可能会在日本生产。

但由于中美冲突,中国的收购审查进程停滞不前,公司未来前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。

Memory semiconductor

■ Kioxia

Yokkaichi Factory / Kitakami Factory: 3D NAND 162 layers

该公司是日本领先的存储器半导体制造商之一,在过去三年中从 96 层发展到 112 层,再到 162 层。

竞争对手也开始量产232层产品(铠侠已经完成开发,尚未全面量产)。 然而,众所周知,最近的 3D NAND 不能简单地通过增加层数来以低成本制造。

总的来说,半导体供不应求的消息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,可能会有一种普遍的看法,即半导体行业正在盈利。 内存行业正面临自雷曼危机以来最严重的衰退。

铠侠也不例外。 在最新的季度财务业绩中,我们公布了 1000 亿日元的赤字。 也有关于 Kioxia/Western Digital 合并的传闻,但我自己没有相关信息,即使有,我也无法在这里分享。

■ Micron Memory Japan

Hiroshima Factory: DRAM 1βnm generation

Micron Memory Japan诞生于整合NEC、日立、三菱电机的DRAM业务,破产后被美国Micron收购。

在DRAM产业中,制造工艺的演进用比实际纳米数更先进的数字来表示,在20nm及以下一代,使用1X、1Y、1Z、1α的符号来代替具体数字。 我曾是。

最后,据说 Micron Memory Japan 已经实现了 1βnm 一代的量产。 配合2023年G7广岛峰会,美光总裁访问日本,会见日本首相岸田,宣布大规模资本投资。 针对1γnm世代,我们也决定引进日本第一台EUV曝光设备量产。

EUV(Extreme Ultra Violet)是一种使用波长为13.5nm的极紫外线的曝光装置,是人类历史上最昂贵、最精密的机床。 由 ASML 在荷兰独家制造。 不过,由于内存行业的不景气,美光也不例外。

■ Western Digital

西部数据目前共同经营铠侠的四日市和北上工厂。

Western Digital 以内部制造内存控制器而闻名,并以制造高性能 SSD 而闻名。 我们与铠侠共享工厂,各自专注于不同的市场。 因此,预计两家公司的整合将产生协同效应,并且已经有报道称存在这种可能性。

此外,在日本一家半导体制造商进行大规模重组时,SANDISK 曾有过聘用许多中年工人作为人力资源容器的历史。 正因如此,据说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很高,似乎也欢迎离职员工跳槽到其他公司后再回来。

Rapidus 的总裁小池先生也是 SANDISK 的前总裁。 还有一个故事,美光美国总部的总裁也是SANDISK的创始人,被西部数据收购后被拉了出来。

Image sensor

■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Group

索尼的半导体部门在图像传感器领域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份额。 2020年和2021年,由于中美冲突的影响,我们对主要客户华为的出货量有所下降,但在2022财年,销售额将大幅增长,达到1.4万亿日元。 稻田。

与其他半导体市场一样,图像传感器市场在国际上竞争激烈,索尼正在增加员工队伍以参与竞争。 我们在关西开设了设计基地,我们正在努力招聘松下工程师并扩大我们在每个地区的工厂。

近年来,表现良好的半导体制造商正在增加劳动力,但在过去10年左右的时间里,学生对半导体行业的兴趣有所下降,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很低。 越来越少了。 因此,公司正在努力争取 30 至 40 岁的职业中期工程师。

此外,作为智能手机相机的下一个市场,索尼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汽车应用。 最近,成果正在逐渐显现。

Fabless semiconductor

■ Socionext

日本最大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制造商,由富士通和松下的 LSI 设计部门整合而成。

乘着半导体热潮的浪潮,公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,销售额突破2000亿日元。 与 3 年前相比,销售额翻了一番,并且正在经历惊人的增长。

但富士通和松下的半导体业务原本销售额在巅峰时期接近5000亿日元,可以说复兴还处于中期。

但是,如果我们保持目前的增长势头,并继续为进一步增长而努力,我们未来可能会取得更大的成绩。



■ Mega Chips
在 Socionext 成立之前,它是日本最大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制造商。 最初,大部分销售都是任天堂的,但近年来他们进行了多元化。 去年的销售额约为700亿,略低于Switch的人气高峰期,但营业利润却是有史以来最高的。

■ THine Electronics

它曾被誉为日本领先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制造商之一。 去年销售额为54亿日元,较3年前增长至30亿日元,但与排名前两位的无晶圆厂公司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。

过去,它吹嘘自己的产品被韩国三星电子采用,并经常出现在其创始人的英雄故事中。

然而,目前75%的销售额依赖于国内市场,有人指出海外扩张被推迟。

Non-advanced logic, microcomputer, analog, discrete, etc.

■ Toshiba

汽车用功率半导体的需求不断增加,我们正在石川县工厂建设 300mm 晶圆生产线。

本文中频繁出现的300mm晶圆指的是硅基板的直径,晶圆越大制造效率越好。

晶圆尺寸从125mm → 150mm → 200mm → 300mm 稳步扩大,但扩大到450mm 有很多问题,300mm 是过去20 年最大的尺寸。

过去,300mm晶圆仅用于CPU和内存领域,但最近5年,功率半导体也开始采用300mm晶圆。

■ ROHM

ROHM 是一家总部位于京都的制造商,具有独特的特点。 尤其是汽车业务表现良好,销售额稳步增长。

他们在称为 SiC 的下一代功率半导体材料方面领先日本其他制造商。

顺便说一句,我在学生时代曾在实验中处理过 SiC。 那时候我成绩不好,把教授兴致勃勃讲的SiC的物性全忘了。

但是,SiC从研究到全面量产用了20多年,可见基础研究需要大量的时间。